本文关键词: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
成都市龙泉驿区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席会
四“轮”驱动 知识产权保护不“跑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也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邓某是成都某食品公司老板,自承接某知名乳制品厂商代加工酸奶业务后,每次看着加工后剩下的原料,他都觉得很可惜。无法满足于单纯收取加工费的他,对这些剩余原料动起了“歪心思”。2019年10月,邓某购进假冒某酸奶注册商标的卷膜,灌装进原生产线的剩余原料,开始悄悄生产真货假瓶的“冒牌货”……2020 年底,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以邓某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处邓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2017年底,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成立了我省首个知识产权检察室——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检察室。3年多来,该检察室累计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4件50人。2020年1月,该检察室被评为成都市龙泉驿区“东进标兵、大运先锋”先进集体。
司法办案为中心办案模式一体化
2014年底至2016年期间,陈某某等人从废品站收购大量知名品牌洋酒的废旧空瓶,在租赁的作坊内生产假酒,然后通过物流途径销售至全国各地。该案侦查阶段,成都市龙泉驿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准确认定犯罪金额,从量刑尤其是罚金的适用上加大惩处力度。最终,该制假售假团伙被指控犯假冒注册商标罪,主犯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龙泉驿区位于成都“东进”“中优”战略核心区域,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近年来加速聚集,企业知识产权保有量持续上涨,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求增长。在此背景下,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检察室于2017年底应运而生。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犯罪,只是检察机关的“传统业务”。作为法律监督机关,龙泉驿区检察院积极推进民行刑法律监督思路互相融合,构建“四大检察”职能一体化办案模式,不断探索保护知识产权的“大招”。
2019年5月31日,龙泉驿区检察院向省消委会送达了一份《检察建议书》,建议并支持省消委会就闫某等4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4被告退还货款并赔偿消费者损失共计390余万元。闫某等4人长期通过网络、批发市场等途径,购买假冒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的服装、鞋类等商品,在成都20余家商场开设特卖场销售。针对闫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侵犯他人商标权、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该院在办案中率先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检察职能,向省消委会提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建议。
该案创下数个“第一”:既是我省首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也是我国首起一般商品领域请求直接惩罚性赔偿的消费公益诉讼,还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起的首起涉及知识产权的公益诉讼。
企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平台精准化
有了专业的办案团队,自然也要配一辆好“车”。龙泉驿区检察院以知识产权检察室为载体,以服务保障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法治护航企业主体健康发展为主线,开通了产权服务保障平台——“检企直通车”,并让其在检察院和各企业之间“跑”起来。
“大家爱吃的海底捞火锅,平时使用的手机、电脑,喜欢收看的热门综艺《创造营》《青春有你》……到处都有知识产权的身影!”2020年4月26日,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该院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云课堂”网络普法活动。检察官以“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由来”“知识产权离我们有多远”“你不知道的检察保护”三大板块为主题,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进行了生动解读。该“云课堂”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
线上,权利人寻求保护的网络举报平台、向辖区各企业及员工们寄出的《一封信》、特别编制的《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手册》……“检企直通车”通过构建服务网,为权利人提供了第一时间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和寻求保护的途径,同时精准输出检察服务产品,不断创造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法律服务。
线下,“检企直通车”开进企业大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私人订制”模式的法律服务。龙泉驿区检察院通过仔细梳理辖区内企业商标被侵权、员工破坏生产经营、商业秘密被侵权等案件线索,深入分析后,“面对面”“点对点”为企业答疑解惑,将法治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目前,该院已在大运会服务保障点、一汽大众、青年创业园区、梵木创艺区等企业需求密集地区设立了“检企直通车”服务点。
内部延伸为驱动社会治理职能化
2018年2月至3月期间,某企业财务总监赵某某等人为解决公司用工无法开票的问题,购买了假发票,其中虚增金额50余万元。龙泉驿区检察院调查发现,该企业是全省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创企业,曾引进入驻企业或团队311家,带动就业超4000人,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就业岗2000余个,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进行及时稳妥的处理,既给违法人员法律震慑与处置,又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办案团队改变以往办案中的入罪思维,充分运用政治智慧和检察智慧,依法落实平等保护。
时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办案团队以服务保障“六稳”“六保”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率先引入涉企案件社会评价调查机制,通过走访涉案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对涉案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企业经济效益、司法关系修复、社会责任承担、是否违规经营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价,全面权衡涉案企业拯救价值,最终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帮助涉案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秩序。
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涉案企业在财务审批制度、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管理监督漏洞和违法犯罪隐患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设置公司组织机构职权、完善财务管理和审批制度、加强内部财务审计管控、提高税务风险识别能力等数条建议,跟踪督促涉案企业整改落实,帮助企业堵漏建制、规范运营。目前,该涉案企业顺利取得了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其名下所运营的省级文创类示范园区于2020年底被省文化厅推荐参加国家级文创园区的评比工作。
在办理其他知识产权领域案件时,针对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存在漏洞、薄弱点,龙泉驿区检察院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执法监管模式、加强管理,通过召开招商履责行政约谈会、开展合规经营培训和宣讲等方式提高整改实效,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外部借力为助推保护体系联动化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唱“独角戏”。为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服务水平和增强工作实效,在成都经开区知识产权检察室筹备初期,龙泉驿区检察院主动协调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8家单位会签了《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交流与共享,凝聚知识产权多方保护合力。
2019年4月,龙泉驿区检察院再与区工商联、区公安分局会签了《服务保障本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协作机制》,针对司法机关与行政职能部门信息不对等、沟通不畅等问题,从营造公正法治环境、畅通保护渠道和完善企业风险防控机制三个方面明确落实了相关制度,实现与相关职能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全方位构建法治营商环境保护大格局。
“没想到检察机关与税务机关还能一起来普法,这次讲座全是干货,我个人收获很多!”2020年4月,以“检税护航、安全远行”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法治教育专题讲座结束后,参会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座是龙泉驿区检察院依托“检察+”的工作新模式,联合区税务局面向一起涉税案件中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开展的,旨在通过构建“多部门、链条式”保护模式,帮助涉案企业“抓政策”“控风险”“促规范”,让企业能在安全合法经营的复工复产道路上坚定前行。
除了拓宽协作领域,借力“外脑”充实力量也是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的一大抓手。2019年11月,龙泉驿区检察院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8名法学领域专家学者被聘为该院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针对企业被侵权以及存在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况提供专业法律解决方案,帮助该区创新、创业企业搭建法律保护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同时,考虑到高校作为社会智慧的高地,能够为检察工作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龙泉驿区检察院以检校共建课题组的方式加强检校合作,目前和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均签订了“检校共建”框架协议,针对现实法律问题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强化预判工作。(吴红娟 李云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朱佳琦 文/图)
声明:文章来源于四川法治报,行之知识产权仅做信息分享,如有侵犯你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