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
2月26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两年来的工作情况。
他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深入探索符合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审理规则和裁判方式。完善以技术调查官制度为基础,以技术咨询、专家陪审、专家辅助、技术鉴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建立“全国法院技术调查人才库”及“全国共享机制”,已入库450余名技术调查官,覆盖30多个技术领域,初步实现了技术调查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按需调派”和“人才共享”,有效缓解技术事实查明难问题。
他还提到,建立专利民事和行政程序交叉案件的协同审理机制,推动解决专利诉讼周期长、权利要求解释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探索指导一审法院尝试适用“侵权判决+临时禁令”的裁判模式,切实增强侵权救济时效和权利保护效果。
此外,还不断优化便民利民审判工作机制。
探索“知产法庭+巡回法庭”审判模式,实行“勘验+庭审”案件审理机制,完成47批巡回审判任务,既方便群众就近诉讼,又确保深入查明事实。
简化涉外案件公证认证程序,对于平行诉讼中出现的证据以及能够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真实性的主体证明材料和诉讼证据材料,适当放宽公证认证手续要求,便利权利人维权,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权益。(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声明:文章来源于北京青年报,行之知识产权仅做知识分享,如有侵犯你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