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资讯> 行业动态 > 【专利】浅析专利布局策略

【专利】浅析专利布局策略

作者:行之知识产权   来源:企业专利布局   时间:2020-06-30

 

  本文关键词:专利分析,专利布局

  随着国际市场知识产权竞争愈发激烈,形式愈发严峻,科技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之一。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正在经历由量到质的逐步转变,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变了,对于专利质量的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知识产权行业的高端服务产品也迎来了市场,伴随而来的是知识产权行业近两年冒出了很多人在讲专利挖掘、专利布局、专利信息分析、专利运营等知识产权高端理念。而对于专利布局,各种培训、论坛、讲座,大家多半在讲专利布局的城墙式、地毯式、路障式、丛林式等理论,这类型的方法和理论对于企业做专利布局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但是专利布局是个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只懂得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知识产权保护是要为企业经营带来助力的,知识产权工作要契合企业的商业模式来开展,专利布局工作自然也应该是要契合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好的为企业发展谋利。

专利布局

  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很多,仔细去分析不难发现,由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产生专利申请需求往往是紧密的和自身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发展所结合的,比如说,企业打算申报项目了,立马着手申报一批专利;企业打算去美国卖产品就在美国申请专利;企业核心产品是A,就围绕A多申请专利等等,这类型专利布局策略往往能立竿见影,但终究还是被动式的,既然是被动式就很难从企业整体的商业模式去全面考量。而业界通常能听到的专利布局的理论缺失了对于企业商业模式和发展阶段的考量这一块,或者是对于商业模式的考量不够全面,毕竟大多数服务机构并没有IP in-house的经历,难以深入了解企业不同商业模式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和亲历各种知识产权问题,更多的是从各种案例中总结的经验。专利布局的方法和工具不是达到最基本的专利数量的提升目的,如果做不到贴合企业商业模式和发展阶段特性,最终都没办法形成好的专利布局成果,甚至是会浪费大把的资源后得到适得其反的结果。
  01
  围绕自身产品技术的专利布局
  企业申请专利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效果就应该是能够切实保护好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这里面要做到不能漏,不能错,不能差,不能漏是不能遗漏发明点,不能错是不能保护方式错误,不能差则是专利质量要高。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专利布局的各种理论方法去规划专利布局的时间、类型、地区和数量等等,但是企业在保护自身产品技术的时候,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切忌只停留在对于产品技术最终形态(成果)的布局,这几乎是99%的企业会采取的方式。而应该充分考量把企业产品技术本身的创新点保护起来的同时把回避设计的方案也纳入保护的范围,前者是为了企业能够保护研发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实施;而后者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防止竞争对手采取近似方案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从而瓜分企业的市场份额。
  02
  围绕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
  上面说到企业赚钱的模式就是商业模式,企业要提高赚钱的能力,一方面是加强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自身的竞争力。另一种途径通过消弱竞争对手的实力,或者说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也可以侧面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时间和机会。
  通过专利布局来限制竞争对手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前期需要通过专利技术调研分析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技术,判断竞争对手的研发趋势,然后在竞争对手的核心产品技术和新产品技术领域开展研究创新,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寻找专利布局的空白点、回避涉及的方案等等,并且形成专利布局。后续竞争对手一旦踩入你的雷区,这部分专利布局成果就能很好的辅助企业商业上成功。
  03
  围绕产业链的专利布局
  一件产品从产业链上来看,中间会历经各个环节,一家企业能够掌控的产业链节点越多,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更加明显。所以企业在做专利布局的时候,还应该考量产业链的结构,首先做好自身产业链节点的专利布局保护工作,例如做产品核心部件的企业,就应该围绕核心部件这类产品做好布局。另外就是围绕自身产业链节点的上下游做一些专利的布局,一方面这些专利可以成为企业商业谈判的条件,比如跟供应商议价,绑定客户等等,另一方面可以以备后续随着企业的发展,自身真的涉足这些产业链节点的时候能够拥有一定专利的储备。此外,企业还可以对于技术的跨产业应用做一些专利的布局,一旦有一天这些行业应用到这些技术,企业将开启商业模式新的篇章。
  04
  围绕产品技术未来发展的专利布局
  企业做知识产权保护大多数都是紧盯着自身的产品和技术,极少数企业有主动去了解整个产业专利布局状况的。对于一些技术含量尤其高的领域,研发人员也会参考一些行业顶尖企业的专利技术,但是了解也不够系统和全面,这对于企业研发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发的产品往往属于跟随型的,难以形成颠覆式的和者突破式的创新成果。
  现在的很多产品智能化、科技化程度非常高,集成了非常多的功能,企业做研发想要在产品的每个组成部件上进行研发然后自己生产很难,但是企业应该对自己所处的产业的产业链足够了解,对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规划足够清楚,并且对于产品的每个部件和关联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足够熟悉,因为这些组成部件最终决定的是自己整体产品的性能。举个例子,一家做自拍杆产品的公司,如果不去了解无线通讯的技术发展,怎么可能研发出无线自拍杆?如果不去了解触控技术发展,怎么可能研发出无按钮的自拍杆?相反的,如果企业对于自身产品技术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测和规划,并且提前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将为企业赢得非常好的市场先机。
  专利布局没有最佳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重点看企业如何利用专利保护的策略去做布局。众所周知,富士康在很多产业申请了大量的模治具、工艺方法的专利,按照一般布局思维,如果既不卖设备也不卖产品,这类适合做商业秘密保护的成果不应该布局专利才对。但是富士康这么做有基于他自身商业模式的考量,在做产品代工生产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工艺、模治具、工装夹具的专利,涉及的技术类别多并且数量大,一来可以考靠这部分专利来绑住订单,客户如果轻易将订单委托第三方,富士康可以拿大量专利去诉讼;二来这么大量的各个产业的专利在数量上已经形成了核武器一样的威慑作用,没有一家企业敢轻易对富士康发起诉讼。

  2014-2015年,特斯拉和丰田公司先后将大量电池相关的专利无偿共享,开放给社会,借全球相关企业的力来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等到这个产业发展得足够大和完善了,前期他们建立的完善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以及品牌效应完全能支撑他们继续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专利布局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工作,不是单纯的专利申请,专利的合理运作也应该布局的成果和方式,如果只申请,不运用,难以发挥他对商业行为的作用。


  企业的商业模式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种商业模式下,不同企业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真正要做好专利布局的工作,达到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带来商业和经济价值,专利布局之前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摸清楚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并且将专利布局与企业的商业模式深度融合,并且与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适配。做好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难的不是知识产权工作团队或者外聘的知识产权顾问对专利布局基础理论和实操的把握,难的是将知识产权与商业模式结合,难的是服务机构如何能够保持行业高度自律和坚守道德底线,真正以利于企业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做专利布局,而不是单纯为了专利数量的申请。愿知识产权行业的明天越来越美好,知识产权能够真正成为辅助企业商业行为的功臣,而不是费用产生者。

 

标签: 专利布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