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资讯> 专利 > 为何现在专利代理机构不太愿意接个人专利申请?

为何现在专利代理机构不太愿意接个人专利申请?

作者:成都行之专利   来源:行之知识产权集团   时间:2025-03-18

 

  本文关键词:专利代理机构,个人专利申请

  “为什么最近几年专利代理机构都不太愿意接个人的专利申请呢?”很多个人发明者近几年都会发现这个问题,明明几年前个人申请专利还是很容易找到代理机构的,但是最近几年愿意接个人专利的机构越来越少。其实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为什么代理机构不愿意接个人专利?

  1、专利质量审查标准变严

  2019年《专利审查指南》修订后,对“创造性”“实用性”的审查更为严格,尤其是针对“非显而易见性”的判定标准提升。例如,过去仅需证明技术方案“有新功能”即可通过,现在需证明其相比现有技术有“实质性进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个人专利申请授权率相比两年前下降显著,而企业专利授权率基本稳定。

  2、非正常申请

  为打击编造专利、囤积资质等行为,2021年起国知局严查“非正常申请”,而个人专利申请往往因缺乏经验很容易触碰雷区,例如:

  材料瑕疵——个人专利技术交底书描述模糊、权利要求逻辑混乱;

  动机存疑——短期内提交多领域专利申请,被系统标记为“疑似凑数”。

  3、沟通成本高,影响效率

  个人专利申请人往往了解自己的技术创新,却不懂如何把创新变成让人看懂的书面文件,从权利要求书到技术交底书,代理人需反复沟通解释基础概念,沟通成本远远高于企业客户。据统计个人客户的技术交底书平均完整度仅为30%多,而企业客户的技术交底书平均完整度达到了80%多。

  4、后续服务难,易引发纠纷

  专利授权需经历多次审查意见答复,个人常因工作繁忙或理解偏差,无法及时配合机构补充材料,导致周期延长甚至驳回。因未及时答复审查意见,导致发明因“视为撤回”失效的例子不在少数,不仅双方均蒙受损失,还有可能产生纠纷。

  5、费用预算和服务质量

  个人申请人通常预算有限,而好的代理机构收费基本都会超出预算,在预算范围内服务质量又跟不上,这对于申请人和代理机构都是两难的选择。

  总结

  以上就是近几年专利代理机构不愿意接个人专利申请的原因。不仅有国家政策的影响,导致个人专利授权难度增大,还因为沟通成本问题,让代理机构更趋向于企业客户。记住专利保护的初衷是鼓励创新,而不是设置壁垒不让个人申请专利。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必须申请专利,但也不是放弃专利。我们要理性分析,优先保护核心的创新技术。

 

相关文章